傳統工業的高速發展可謂是把雙刃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毋庸置疑,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也不容忽視。有數據表明,我國工業對GDP貢獻率超過44%,而能源消耗卻占總能源消耗70%以上,萬元GDP能耗是日本的4.4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
管理部門如何引導、推動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如何通過科技力量改變現狀?企業作為主體又該發揮哪些作用?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門舉辦了“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專題論壇”,圍繞上述問題展開探討。
政府職能部門聯動
為工業綠色發展指明風向標
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曾在部長論壇上透露,在未來“十二五”規劃中,工信部將把實施工業信息業轉型作為總體目標,將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電子服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并將鼓勵三網融合、物聯網等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同時將繼續支持對家電回收等節能減排項目推廣。工信部發出的信號明確,要促進工業綠色化發展。
對傳統工業的綠色化改造可謂任重道遠。相關部門在具體操作層面的政策措施值得關注。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在演講中表示,要從工業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看待工業節能減排的重要性,要認識到節能減排對我國工業競爭力提升的意義。工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對發展方式轉變也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據他透露,目前,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正在致力于強化規劃、加強指導。其中,“兩型工業規劃”、“工業節能規劃”、“固廢規劃”、“環保技術裝備規劃”等正在加緊制訂過程中。這些規劃將構成“兩型工業”的規劃體系,也將成為工業綠色化的指導性文件。
節能減排無論是管理的創新,還是結構的升級,還要依靠技術的力量,這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相關部門在助力新技術研發和推廣方面將起到怎樣的作用?對此,高東升表示,工信部將加強與科技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的交流和合作,加大支持力度,對成熟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技術采取財政補貼政策。
國家增加投入的信號作用明顯,但從絕對量上仍然有限。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工業技術的研發要以企業為主,銀行、金融、信貸資金可以積極參與。為保證社會資金正當投入,工信部與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正在研究和醞釀新的辦法,努力開創靠市場力量推動節能減排的“綠色通道”。
除了資金,強化試點示范項目也是有關部門努力的方向。利用示范企業和園區的標桿效應,推動整個工業的綠色發展是基本思路。據悉,工信部和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將挑選典型行業,在業內樹立和創建一批節能減排的先進典型。高東升透露,相關部委將于近期公布121家示范企業和示范園區名單。這些企業涵蓋了主要工業領域、行業。達到零排放、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目標則是工業園區試點示范的基本要求。
一個令部分企業振奮的消息是,工信部正在改變以往“一刀切”的做法,修正一些淘汰落后產能指標,按照產能和規模淘汰,以更好地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比如,2008年公布的《鋼鐵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規定,2010年底前,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2011年底前再淘汰400立方米及30噸以下轉爐和電爐。修正指標體系后,計劃淘汰的部分產能可能會保留下來。
科研部門集體發力
為工業綠色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表明,造成我國工業發展污染嚴重的原因,和生產技術落后、單一,生產設備落后等關系密切。作為我國工程技術界的權威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與中科院應該在提升工業發展技術水平方面有所作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在題為《控源減排,清潔與循環經濟》的主題演講中明確指出,要解決人類經濟系統無限的需求和生態系統有限的供給之間的矛盾,需要依靠循環經濟。
張懿是我國綠色過程工程研究領域主要的開拓者之一。她在論壇上表示,希望能夠在資源和能量轉換利用過程當中,實現最低的耗損代價,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和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的優化。
在這方面,工程院已經取得了一些具體技術層面上的成果。例如,針對化工行業資源消耗大、潛在重金屬污染嚴重的問題,工程院研發了非常規替代原油的120度高溫介質。這種介質可以把資源轉化率由70%提高到98%。同時,新的介質還使得原來重金屬的污染降低到原來的1%左右,同時使得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有助于實現總體上的零排放。張懿透露,圍繞電動車行業,他們還將聯手汽車生產企業,共同研究鋰電池循環再制造。
資源再利用是節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舉例說,利用技術手段,對廢銅和廢鋁等有色金屬進行回收再利用,經濟和社會效益可觀。使用1噸廢鋼就可減少3噸的礦石的開采。據估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再生資源利用量達到6.53億噸,節約標煤7.3億噸,實現產值1900多億元,產能2000多萬噸標煤。
論壇上,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所長秦偉進一步解析了技術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卓越貢獻。他說,就拿動力機械節能來說,當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比較落后,如果能應用高水平技術,一般可以提高20%~30%的效率。
企業應快馬加鞭
成為工業綠色發展的主體力量
政策引導,科技創新,固然是工業綠色發展的有利條件,而在這條綠色之路上起到主體作用的還是企業自身。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作為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中節能長期致力于推動節能環保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業務領域始終圍繞城市節能環保基礎設施、工業領域節能減排、清潔技術和新能源業務。節能減排出效益在這家公司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公司副總經理趙友安在論壇中發表了名為《以科技創新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演講。據他介紹,近年來,公司各項業務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日水處理能力達到600萬噸,污水處理量達到20萬噸,廢棄物處理能夠達到1萬噸,年處理固體廢棄物320萬噸。
依靠科技創新,中節能建成國內第一家垃圾污泥綜合焚燒發電廠,第一家生物質發電廠。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建設裝機容量達到150千瓦,擁有1千萬千瓦風資源的開發區。趙友安表示,中節能是政府直接出資成立的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必須起到表率作用。
與會代表認為,今年以來,環境保護部相繼披露掛牌督辦的環境違法企業,而企業違規操作造成重大污染事故也屢屢成為社會熱點。對于更多企業而言,如何以節能減排為約束為動力,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內涵,仍然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