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廢舊汽車輪胎再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通過專家評審驗收,同期年產20萬條翻胎、30萬條胎面膠的汽車輪胎再制造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我國汽車輪胎再制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汽車輪胎再制造技術是我國鼓勵發展的再制造產業技術。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將大型舊輪胎翻新列為再制造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由重慶超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重慶大學共同承擔的“廢舊汽車輪胎再制造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成功地開發出了超低溫預硫化技術等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及關鍵設備,打破了國外公司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
據相關人士介紹,輪胎翻新工藝有兩種,即傳統的模型法(也稱“熱翻”)和預硫化胎面法(也稱“冷翻”)。預硫化胎面法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國際流行新工藝。由于硫化溫度低,該工藝可以有效防止胎體老化,從而增加輪胎的翻新次數,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超科公司研發的超低溫預硫化技術,可使翻胎的硫化溫度降低到90攝氏度~95攝氏度,低于米其林、普利司通的95攝氏度~100攝氏度,更低于國內外通用的115攝氏度。
目前,我國輪胎翻新胎年產量僅為1300萬條,翻新率不足5%,而發達國家的輪胎翻新比例達到了45%以上。我國輪胎翻新次數平均在1.3次,而發達國家普遍已達3次以上,國內輪胎再制造產業發展空間很大。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國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尚須相關各方力量共同努力。